欢迎来到北京北派山水艺术中心官方网站!
联系人:赵老师
手 机:18606291197
联系人:黄老师
手 机:13673269801
邮 箱:963346856@qq.com
地 址:北京通州宋庄小堡文化广场师恩钊美术馆
网址 : www.beipaishanshui.com
的构图,比之人物、花鸟画更重视“势”的表现与“开合起伏”,所谓“势”,也就是通过具体形象间的联系组织,所体现出来的挺拔、劲健精神与阳刚之气;所谓“开合起伏”,则是其联系组织关系中的节奏变化。对“势”和“开合起伏”的高度重视,是在静止的画面或简或繁的形象组合中,体现自然景物内在联系与运动的重要手段。
很好地继承了传统北派山水的审美特征和精神内核,崇高峻伟、大气磅礴、全景构图、笔墨并重的形式语言,承载着雄浑壮美的审美诉求、顽强自信的民族精神、凝重热烈的家国情愫、崇高正大的人格理想、雄强豪迈的诗性情怀。遵循北派山水鼻祖荆浩“度物象而取其真”、“气质俱胜”的艺术思想,主张“笔墨回归丘壑”。摈弃一味沉溺于故纸堆中的腐朽积习,更多地去鲜活的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强调形神并茂的艺术表现。相较于文人画重意轻形、自我消遣的笔墨游戏,亦或是模仿西画的实景再现等等,新北派山水显然更容易激发出观者的审美激情。
师恩钊北方山水画技法纵观中国美术史,各历史时期的主流艺术皆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传世久远的艺术经典皆因反映时代精神特质才成其为时代的标志性作品。对于艺术作品来说,鲜明的时代精神是决定其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青岛北方山水画技法也是占领艺术领域主流地位的必要条件。如今已进入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全球化时代,中国以盛世强国的新形象融入了国际大环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同时也将人们的精神诉求与审美理想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山水之中,变幻无穷,乾坤无限,用丹青和水墨,描摹山川日月,在人们的面前,展现出一个又一个如梦如幻的山水世界。据说,有人将领悟禅意,用那么几种境界来表示: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中包含着中华传统某种基本精神,由此也可映现中华精神文化的深层与内核。文人士大夫作为山水画的主创者,其突出之处就是对“雅”的崇尚和追求。如同音乐中的雅乐一样,山水画也是文人中的“雅”艺,此“雅”实乃封建时代“不犯上”、“不件物”的修养或美德;这种不与政治发生纠葛的生活准则为古代文人士大夫修身处世的鲜明特征,亦为儒佛道思想影响下的艺术家审美的基本标准,而非西洋艺术特征中的通俗、直观与裸露。
自唐末以来已成为中华艺术之主流。不过山水画中的“山水”由衬托成为主体,始于玄学兴起后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到了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承继六朝、隋唐传统的人与自然相融的牧歌式的宁静特征,表现道家的“仙界”、佛家的“禅境”、儒家的“世外桃源”成为这一时期山水画的象征内容,也莫定下中国山水画的主基调,并从而成为后世争相效仿的楷模。